搶攻先進晶片商機!晶創方案推動異質整合關鍵材料自主技術,打造高階晶片供應新優勢
發布日期:114/07/29
隨著AI運算、自駕車與高階伺服器等應用快速普及,異質整合與先進封裝技術已成為全球晶片主戰場。為因應產業對高頻高速、微型堆疊、多層整合等製程需求,政府啟動「晶創臺灣方案」,推動業者開發異質整合晶片用關鍵材料,並導入下游客戶之產線驗證,以最實際快速方式補足國內產業缺口。
針對異質整合封裝界高度關注的厚膜光阻、非氟蝕刻液與中介層材料進行技術突破,目前已協助5家業者投入開發,預計115年導入下游客戶驗證。例如開發出新一代的感光材料,不僅能讓晶片封裝的彎曲程度減少超過三成,還能支援更複雜的多層堆疊設計,並具備低延遲、低溫加工(攝氏180度以下)等優點,有助於提升產品效能與穩定性。
此外,研發團隊也成功開發出一種「非氟蝕刻液」,能將晶片製程中孔洞的誤差控制在極小範圍(正負5微米),這樣的精度不但突破傳統限制,也能減少使用對環境負擔大之化學品。還有一項關鍵進展是「中介層材料」的突破,這種材料擁有低耗能、訊號傳輸穩定的特性,並能耐熱膨脹,特別適合用在AI和車用晶片等對速度與穩定性要求很高的應用。
透過「晶創臺灣方案」的投入,輔導上述業者順利導入下游客戶產業驗證。為了加快這個過程,計畫也設計了α-site和β-site驗證系統,幫助廠商從技術開發一路接軌到試產,減少中間的斷層,加快商品化速度。
未來,經濟部產業發展署將持續以半導體產業需求規劃研發資源,協助臺灣材料廠商掌握關進自主技術,建構更具韌性半導體產業生態系,鞏固臺灣在半導體供應鏈戰略地位。
相關資訊請逕上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產業升級創新平台輔導計畫官網查詢https://tiip.itnet.org.tw/index.php。
資料來源:經濟部